執法放假 五一黑網吧火爆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不乏未成年人光顧,有關部門表示到工作日才能查處
|
昨日下午,崗廈東三坊一家黑網吧鐵閘緊鎖,只留下一道出入的鐵門。 |
“五一”小長假,黑網吧再度火爆。近日,南方都市報記者在福田、羅湖、南山、龍崗等多地調查采訪發現,城中村內的黑網吧遍地開花,之前被曝光過的黑網吧成為難以拔去的“釘子戶”,再度開張營業,其中未成年人成為光顧的主力軍。
“五一”期間是相關執法部門的“真空期”,而飽受詬病的黑網吧問題卻由來已久。有正規網吧老板建議,打擊黑網吧應該疏堵結合,從禁止接納未成年人到有限制接納未成年人。
■ 家長投訴
孩子放假偷錢去光顧
“什么方法都試過了,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家住石廈東村的陳先生說,自己讀初中的兒子酷愛上網打游戲,經常光顧黑網吧。4月27日晚,兒子偷拿家中500元現金,在附近一家黑網吧上網。當陳先生再次從黑網吧中找出兒子時,已經不知道如何是好。
陳先生說,盡管多次苦勸兒子不要上網,但他還是能經常在黑網吧內發現兒子。時間一長,陳先生對附近的黑網吧情況了如指掌,他隨口就接連報出詳細的門牌號碼,一共十家,分布在石廈東村的各個出租屋內。而在五一假期,陳先生又在黑網吧發現了兒子正和同學打網絡游戲。
和陳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家住南山西麗的蔡先生,他說自己的14歲兒子也是黑網吧的常客。“我還有自己的工作,總不能24小時盯著他”,蔡先生說,自己一般在放學和假期對兒子嚴加管教,但兒子總是找機會溜去上網,有時候早上五點起床,上一小時網后再去學校。
盡管家中有電腦,但肖先生13歲的兒子還是經常光顧黑網吧。家住清水河嚇圍新村的肖先生說,兒子在家中上網會有諸多限制,上網時間和內容都有嚴格要求。眾多限制下,兒子頻頻利用各種時間去附近的黑網吧,最經常的還是打網絡游戲。陳先生說,兒子經常找各種借口解釋放學晚歸,但他屢次在黑網吧發現他和同學正在打游戲。
■ 記者調查
高峰時段 等位半小時
藏身各大城中村
“五一”長假期間,南都記者前往福田、羅湖、南山、龍崗等地調查采訪,城中村內的黑網吧遍地開花。
在南山區西麗街道陽光社區內,一小超市旁邊就是一家黑網吧,里面擺放著30余臺電腦正在營業。在電腦內的硬盤中,存放著數百部淫穢電影,直接用“日本A V盛典”的名字命名。
在羅湖區清水河嚇圍新村內,一家黑網吧內空間狹小,擺放著數十臺電腦主機和顯示器,通風不善加上有人抽煙,黑網吧內空氣混濁,而為了避人耳目,黑網吧僅僅在卷閘門上開一個鐵門,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龍崗區龍城街道龍西社區福源百貨旁邊,一個打著“八分錢一分鐘”的話吧實際上也是一個黑網吧,話吧內的小房間內擺放著十余臺電腦,供未成年人上網打游戲,“掛羊頭賣狗肉”涉嫌超范圍經營。
在福田區崗廈東社區內,黑網吧打著招牌招攬生意的場面有所收斂,但多家黑網吧仍藏身于出租屋內,頻頻有身穿校服的小學生出入。東三坊21號邊的一家黑網吧,本報記者曾于2009年7月進行曝光,直到現在仍在營業,堪稱“釘子戶”。
在福田石廈東村,十余家黑網吧分布在各個出租屋內,門口有專人把手,看到有可疑人員前來,邊有人警惕上前打量。晚上11時許,在157棟一家黑網吧內看到,一名10歲左右的小孩,仍在打游戲。
顧客不乏小學生
南都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上述各個網吧在五一假期間生意興隆,部分網吧從以往的兩元每小時上漲至2 .5元每小時,也未受到絲毫影響。從早上9時開始,就有人陸續進入網吧。中午12時左右就已經爆滿,甚至有人在網吧內叫外賣,或者幫朋友開機占座。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在崗廈的一家黑網吧內等了近半個小時,才找到空座上網。
而晚飯過后至10點左右,黑網吧座無虛席,不少前來上網的市民奔波于各個黑網吧之間,尋找空座。晚上十點開始至次日清晨是包夜時間,也只有小半電腦空閑。前來上網的市民當中,在附近打工的青年男子占了絕大多數,其中也有不少是一臉稚氣的小學生。
■ 部門回應
放假休息節后才去查
“我們不是沒有向相關部門反映過問題,但從來沒有根本解決過”,陳先生稱,在石廈東村的黑網吧眾多,會有專人在進出口的主要路段把手,一看到有執法部門前來,邊通風報信關門大吉。深圳市文化局曾將黑網吧的幾個新動向歸納為“小型”、“分散”、“上樓(不在一樓)”等,即規模越來越小,藏身越來越緊。而肖先生則稱,自己才上初中的兒子對眾多黑網吧的地點了如指掌,為什么相關的執法部門卻屢屢發現不了。肖先生還稱,在平時向相關部門投訴有人搭理,至少能回饋正在調查。而在五一、十一甚至春節假期,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放假休息,黑網吧就趁機大大方方敞開門經營。
根據了解到的情況,記者撥打市政府熱線,一名工作人員登記相關情況后回饋稱,因為五一放假,各個街道辦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放假休息,只有應急部門值班。查處黑網吧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在休假,需要等工作日后才能根據調查情況進行查處。“黑網吧太多了,我們人手又不夠。像你們媒體報道一樣,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因素,我們好不容易放幾天假,一般要等到放假后才去查”,寶安區一名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如這位家長所說,因為放假,黑網吧的管理和查處確實可能存在“真空”狀態。
■ 業內建議
對未成年人 要疏堵結合
按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規定,從事正規網吧經營的邱先生表示,實際上意味著,除了學校和家庭,未成年人無處上網。而未成年人上網的巨大市場,才是黑網吧無法根治的深層原因。面對屢禁不絕的黑網吧問題,曾任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長的余智晟曾表示,黑網吧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首要原因便是黑網吧可以逃避行業和網絡安全的監管,以及對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監管。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截至2009年,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網民規模已達1 .75億人,目前這一人群在總體網民中占51.8%。“未成年人是‘網吧’消費的主力軍,不準接納未成年人等于給‘網吧’套上了緊箍咒”。
邱先生表示,國內對于網吧最初的管理規定上,對于未成年人的管理只是提出了向未成年人開放的時間限于國家法定節假日每日8-21時。如果能嚴格按照此規定進行操作,既能避免未成年人逃課逃學沉迷網絡,也能保證未成年人在法定節假日擁有上網娛樂休閑的權利。
“從禁止到有限制地接納,希望政府部門能考慮實際情況,疏堵結合”,邱先生表示,未成年人有了合法、安全、衛生的“網吧”上網,就不會去“黑網吧”冒險上網,“黑網吧”沒有了未成年人的光顧,再加上有關部門的有力打擊,就失去了生存的市場,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 解決之道
出“秒殺”機制 開陽光網吧
關系網、高科技、頻搬遷、巧掩護、黑連鎖,面對黑網吧眾多的游擊戰術,常規的查處方式已經變得不適應,技術手段呼之欲出。據了解,目前眾多黑網吧采用的方式是以個人名義申請寬帶,然后通過路由器、交換機分接的方式連接電腦上網。
而在日前,深圳市公安局網警支隊就表示,針對黑網吧將出臺快速關停“秒殺”機制。指由公安、文化部門協同電信運營商每晚10點后對網絡終端進行“1拖N掃描”,如果發現仍有10臺以上分機運作的,將馬上關停。斷水斷電斷網,多管齊下的態勢下,能否切實有效遏制黑網吧,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為了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上網,早在2006年7月,深圳市第一家“陽光網吧”就在福田區華富街道揭牌。這家專門針對未成年人開放的網吧,由福田區政府投資,區文明辦牽頭,華富街道承辦。對未成年人的開放時間為每天16-18時。網吧還規定,每個青少年每天只能上網一個小時。周一至周五16時-18時開放,周六、周日則開放半天,網吧有專人管理,未成年人進入需要出示學生證等證件,并作實名登記。
“對于這種網吧,我們當然舉雙手贊成,但是太少了”,有市民表示,陽光網吧僅在一些大型社區內開設,并且電腦數量并不多,對于家住城中村的市民來說遙不可及,他希望這樣的網吧能普及推廣,讓未成年人有正規安全網吧可去。
■ 觀察
黑網吧 拔不掉的“釘子戶”
如果(黑網吧)真的是難發現的話,為什么我才上初中的兒子,對附近的黑網吧了如指掌。
——— 市民陳先生
家長投訴、媒體曝光、執法部門查處,黑網吧“頑疾”久治不愈。“網吧管理已不能僅僅停留在市場秩序層面,還要從更高層面看待網吧清理整治工作”,市工商部門曾表示,屢查不止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和制度背景。
正規牌照層層審批
2002年6月,北京藍極速網吧發生火災,25人死亡,12人重傷,舉國震驚。隨后,各地開始陸續停止審批發放新的網吧許可證。2007年2月15日,更是明確表示當年“全國網吧總量不再增加,各地均不得審批新的網吧”。
數年間,網民數以億計激增,合法網吧數量稀缺,大量網吧網民選擇黑網吧,而在以流動人口為主的深圳更是如此。“公明證”——— 資深網民,深圳第一代網吧經營者。他告訴南都記者,在那段時期寶安、龍崗、鹽田三區幾乎是黑網吧的天下。而寶安區城管部門曾統計,區內的正規網吧和黑網吧比例,已經達到了1:10。
2009年9月17日,文化部網站公布《網吧連鎖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意味著網吧審批有條件地解禁。申報條件與以往相比,門檻有所降低,深圳市文體旅游局方面曾表示,此舉旨在有意識地用連鎖正規網吧擠壓黑網吧空間。
黑市牌照20萬
網吧申請的解禁,讓不少投資者聞風而動,而在實際申請操作當中,不少投資者還是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被拒之門外。謝先生在龍崗區布吉街道沙灣社區投資150萬準備開網吧,因為《房屋租賃合同》不合格被取消辦證資格。龍崗區文體局張姓負責人表示,因為類似情況被中止審批的,有近20例。
申請網吧經營的諸多限制條件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進而催生了一些炒牌照者。南都記者在網上輸入關鍵詞“深圳網吧牌照轉讓”,搜索到大量相關轉讓廣告。南都記者隨后聯系一名發帖者,他表示目前申請加盟牌照的行業價在22萬左右,如果有誠意,最低20萬。而深圳市文體旅游局也在實際操作當中注意到此種現象,下發文件明確提出遏制假連鎖或倒賣網吧牌照的違規行為。
聯合執法仍需磨合
由于機構改革,職能轉換,黑網吧執法主體由街道執法隊劃歸市場監管部門。而在清查黑網吧行動中,往往需要公安、文化、街道、綜治、電信、水電等多個部門的配合,而在職能轉換的過渡時期,聯合執法行動往往在配合協調上出問題,亟待磨合。
“過渡期間形成了市場監管的一段時間空當,導致黑網吧經營行為有所抬頭”,市文體旅游局、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機構改革后人員、車輛、保障經費等均沒有到位,雖然法定已擔負查處的主要職責,但實際運作中仍存在很大難度,近期的力度和查處的效果很難達到預期。
對于市民頻繁投訴舉報的黑網吧問題,相關主管部門曾表示,受利益驅動,黑網吧再生能力很強,黑網吧與執法部門玩“游擊戰術”逃避監管,有的潛藏在私人住宅出租屋或違章建筑等場所繼續隱蔽經營。但不少市民對此說法卻表示質疑,家住石廈東村的陳先生說,如果真的是難發現的話,為什么自己才上初中的兒子,對附近的黑網吧了如指掌。
拔不掉的“釘子戶”
南都記者曾在2009年7月調查暗訪崗廈東村內的黑網吧,五一期間,本報記者再度來到崗廈東村發現,曾被曝光的東三坊21號邊的一家黑網吧仍在經營,而一些曾被查處的黑網吧也再度回潮,只是經營方式更加隱蔽和謹慎。曾向南都記者投訴過的一名家長表示,因為媒體曝光,該社區內的黑網吧曾關閉過一段時間,但風頭過后,再度死灰復燃。
在深圳歷次“清無風暴”聯合打擊黑網吧行動中,都曾提及嚴查黑網吧保護傘問題,但鮮有相關案例通報,但在一些媒體的調查暗訪中,卻頻頻揭露出此類問題。今年3月,本報記者在龍華街道一家黑網吧調查采訪發現,當地派出所一名巡防隊員參與經營,接到舉報后該黑網吧被查,巡防員被開除。
深圳資深網吧經營者“公明證”說,根據他對一些黑網吧老板的了解,每個月所交保護費千余元,與房租相當。而被整的黑網吧,“只是極少數少交保護費或滿足不了保護傘要求的替罪羊”。
采寫:南都記者 郭啟明
攝影:南都記者 趙炎雄